生離死別好呢?


還是疲於奔命的好?


昨天凌晨五點,頂著零下十度的氣溫,我拎著大行李箱,背上還有一大包,跨過橫檔在我門口的Rudi貓,我鐵了心決定回科隆,準備下星期好好開始上班。Rudi貓以前看到行李箱是會去躲起來的,這次他擋在那,眼睜睜地瞪著我,我心中的罪惡感不可言喻。

繼上次提到過『渡期的週末分兩種』,這次的耶誕新年長假放到心也跟著都散了~柏林冬天特有的灰,加上Rudi貓日漸增多的喵喵叫,上次Missi死亡(見 『悼』, 『說什麼都太遲』兩篇)的陰影揮之不去...我幾乎是夾著尾巴跳上ICE火車逃之夭夭。

室外溫度凍到我骨頭都發酸的冷,都遠比不上我心中因為距離而生的慘澹。

在國際電話不斐,去美國只有船可以坐的年代,因故離鄉背井的人總要慎重地和大家告別,只怕今生不再見。而今網路發達,電話費率大特價,地球村的概念不斷擴張的同時,柏林和科隆那點距離算什麼呢?過去三個月有那麼多的週末其實就是在路上疲於奔命地來回,為的不過是再見一面。搬到科隆前,大家一致認為,我從台灣都來德國了,柏林到科隆這樣的距離不過是『貓跳』(Katzensprung)?

只是當全球化(Globalisierung)縮短了任何距離的同時,人的感情也能相對地伸縮自如嗎?又電話費率不管在如何減價也改變不了地球對著太陽公轉的事實,時差(Zeitverschiebung)終究令我放下話筒這端,任由哀傷和寂寞的情緒吞噬在科隆的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d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