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現象]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德國的政黨跟台灣一樣,也用『顏色』來區分,但亦分『左右』。
黨派執政的風格越靠左,表示越傾向社會主義。不同於共產主義的有飯大家吃,社會主義強調濟弱扶貧,以健康保險為例,社會主義便主張每人依其收入高低繳交保費,富有的人多繳的那一份便是拿來幫助較窮的人少繳的那一份。如此一來,再窮的人就算生病了,也不至於像在資本主義國家裡只有等死的份。所以是很有人道精神的政治理念。 

社會民主黨 (SPD),紅色 ,左派:競選人Klaus Wowereit (現任柏林市長) 
Klaus Wowereit 在2002 年競選黨內提名前,選擇公開『出櫃』:"Ich (我) bin (是) schwul(同志) - und (and) das (這) ist (是)auch (也) gut (好) so! "  其實這句話很難有貼切的翻譯,特別是最後那個字 so。(學過德語的人在中級程度時應該都跟這種語氣詞奮戰過。)總之這句話大意是:"我是同志,這是件好事!" 當年這一席話 ".... und das ist auch gut so!", 如今已是被廣泛引用的『成語』。像是 "Ich bin zu spät - und das ist auch gut so!" 

Die Linke,紅色,左派 (上右) 
極左的接近共產主義...

上屆柏林市政府是『紅紅執政』便是以上兩黨的聯合執政!!


基督教民主黨 (CDU/CSU),黑色,右派 (上中) 

黨派執政風格靠右,根於基督教,經濟理念和社會政策相對保守派 ,像是他們強烈反對土耳其加入歐蒙國家之列。 CDU和CSU兩黨雖各有各的架構,但聯合競選,選上了聯合執政,所以又稱Union(就是聯合的意思囉!)。大本營主要集中在南德,但CSU只存在於拜恩州(Bayern),而CDU在拜恩州不存在!


綠黨(Die Gruenen),綠色,(下左)
此綠非彼綠(台灣的~),人家是以環保為主要訴求。上屆德國外交部長費雪便屬此黨。因為是小黨,多是和別的大黨聯合執政。


自由民主黨,(FDP),黃色,(下右)
站在中小企業的立場,以自由經濟為主要訴求,例如改善投資環境以製造更多就業機會,另外,還有廢除官僚,企業私有化製,廢除國家對企業的資助等等


選舉結果:
社會民主黨 (SPD)贏得多數票,Klaus Wowereit坐穩市長寶座,可因為沒過大半數(30.1%),所以柏林仍舊是『紅紅執政』。選舉結果(按這裡

od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行人看選舉~~ 

柏林要選新的市長和區長啦!

除了週末沸沸揚揚的競選活動外,重要街道上到處都有各黨派所屬候選人的宣傳...既然身為沒有選舉權的外國人(再關心政治有何用...),又對台灣近日的倒扁行動只能持有『遠水』的立場(去國多時,怎麼說都得罪人...),想說,在此當個『外貌協會』一員,選選心目中的新柏林市長好了....

以這一小小段路為例,就掛了6張競選看板!在我的經驗裡,最常被中間那對嚇著...特別是下面那個身著黑衣的老兄,他那黑和『慘白』的對比之強烈,真令我替他擔心他是否撐得到選舉日....還有就是這些看板也常讓我不禁懷疑,德國的公關公司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是因為我是外國人,所以看一個人是否和善的標準和角度,和有選舉權的德國人差很多!?
 

下面三位是我住的這一區的區長候選人~~
第一次看到左邊這一位時我坐在車裡,瓜子貓和我不約而同的笑出,ㄟ,鼻子真的很大,隨著車子開的越靠近,鼻子就顯的更大。(公關公司為什麼不從側面照相呢?)中間的這一位白髮蒼蒼,看起來特別有智慧的樣子,只是不知他的執政理念如何?(公關公司作的還蠻成功的!)右邊的這位也常常嚇到我,特別是傍晚騎腳踏車經過時,他那疲倦的眼神,又是黃底趁上的黑色西裝,總會令我想起小時候經過的喪家...(公關公司祭出苦情牌?)

 

REP 是新成立的政黨,排外情節之嚴重可以從以下看出。左邊大意是『回教徒,滾出去!』右邊則是譏諷當今的執政黨,政策錯誤導致工作機會落入新加入歐盟的波蘭人手中,導致原本社會主義裡濟弱扶貧的精神蕩然無存!(大旨控訴德國現在失業救濟金少的不合理...)
人家看板上都是候選人,這個怎麼只有標語(這是公關公司的新伎倆嗎?)曾聽過此一說法:他們強調『政治理念』,『什麼人』代表這個政黨不重要!!不過最近常看到這家的看板被撕成兩半,丟在地上...
 

最後這是綠黨(grün = green)的看板,標題是『在您看到紅色(黨)之前』!紅色是指柏林當前的執政兩黨,因為兩黨都是紅色的,所以又稱『紅紅執政』。對我來說,看板帶有一絲絲科幻的味道,整體上覺得還不錯。只是我不明白為何公關公司在替自己(綠黨)宣傳的同時,也不忘順帶一題當今執政黨(紅黨)...這不很混淆視聽嗎?
 


od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生活 = 便利生活 ?關於德國商家的營業時間

在德國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每到週五總是到了要存糧『以度週末』的時候了。這聽起來好像言之過重,難道是要打長期抗戰了嗎?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兒的商家基於法令規定有固定的營業時間。

記得1997年第一次到德國時,是住在西北邊的Muenster,普通超市週一到週五只營業到下午六點,週六到下午兩點,週日不營業。2000年再度來德國時仍是如此。大概是到2003左右吧(已經記不清楚啦),普通超市的營業時間才改成週一到週五營業到晚上8點,週六到下午六點,後來漸漸有些商家週六也營業到晚上八點。

以這樣的時間看來,即便是學生,也要很有規劃,不要週六睡懶覺睡到要餓一個週末的肚子。要請朋友來家裡喝茶吃飯的,千萬計畫好所需材料,不然到時候要作蛋糕少顆蛋,要作菜缺根蔥的,只有去跟鄰居借囉!家庭主婦的壓力應該就更大了,以前超商若只開到晚上六點,有工作的主婦該何時去買菜呢?這對我來說一直是個謎...

來過德國的人也都知道,這不是一個以服務業為重的國家。所以週五傍晚大部分的超市多是大爆滿的,週一到週五你可能一早在大型百貨公司(如Karstadt)前看到有人等開門好進去購物(這和以前共產國家有啥不同呢...)。這樣的情形對於習慣亞洲便利消費的人來說,可能有如天方夜譚:到底開不開店,開多久的店,政府為什麼設限之多, 難道多有營收,稅收不也跟著成長嗎?為什麼週日沒有商店可逛,週日不就是要逛百貨公司嗎?不然賺了錢什麼時候花...難不成教會也在法令制訂過程也有其說詞? 

其實關於商店打烊時間的規定是五十年前以勞工保護法的型式引進的,但它絕不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考量。而關於打烊時間的規定多年來一直被中產階級的零售商和工會捍衛著,主要是為了『防止競爭』和『限制工時』。另外,工會也提出保護家庭為限制工時的理由之一。 教會自然是擔心人們週日不再上教堂了,所以也加入了保護這項法規的行列。當時商家若是要延長打烊時間,就得先提出營業額的證明,已證明商家確實值的增長營業時間。所以,只有火車站裡的商家,加油站和賣香煙雜誌的小攤販(Kiosk)能例外地營業。 

今夏的世足盃把這多年的舊傳統也踢翻了。德國為了展現給從世界各地來看球賽的人們一個進步,開放又便利的『現代』社會,商家為期四個週末不受營業時間之限。開放商店的打烊時間儼然已經演變成固執守舊的德國或現代化的德國之戰。足球踢完了,16邦裡有12個邦決定商家自2007年起週一到週六可以24個小時營業,週日仍是營業忌日。 

來自資本主義國家的瓜子貓最先眉開眼笑,因為這樣一來,愛吃瓜子的他不用再忍受有錢也買不到之苦。週六必定起大早(因為那時人最少,好貨也都還沒被買走)採買的房東,無動於衷,好似這個改變無所謂。<<理性的德國人?!>>他雖然不喜歡商家打烊的早,偶爾也抱怨一下,可是卻也一直有他的應變之際。在我眼裡,他是習慣了,德國人很不能接受新事物的,只是,他殊不知道世界上汲汲營營的亞洲,有另一種消費天堂...然而,仍有保守的政客不看好這項新規定,他們不認為人們無論何時都會有購物需求。<<批判的德國人?!>>

二十歲時的我很在乎理想,心態是比較傾向工會的,德國沒有資本主義那麼唯利是圖,也沒有共產主義那麼僵制,很是令我傾心。現在的我比較講究實際,不理解為什麼有人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為什麼這樣的法令多年來依然存在,如果這麼多的人都為此不便,都為此埋怨...





od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