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學的體育課並不列在必休學分裡,所以一星期要運動幾個小時,運動量多寡,作甚麼樣的運動都是任君選擇。就算完全不上體育課,也不像在台灣,有畢不了業的危機,更不可能用體育被當的理由來延畢。不運動的話,沒有人會怪你,只有會越來越痴肥而已,畢竟這裡的高熱量食物真是不少。

再者,這裡的體育課並不只有大學生可以參加,只是有大學生的身份繳上課費用時比較不會那麼心痛。通常你只要在Google的搜索引擎打入Hochschulsport,加上你所在城市的大學名(例如柏林工業大學就輸入 Berlin TU, 波次坦大學輸入Uni Potsdam)一定可以找到那所大學提供的體育課。

體育課費用通常分三級,學生付的最少,再來是該所大學的校內職員,最高價的則由校外人士來付。儘管如此,有些課程仍然比一般市場上的費用來的低(例如舞蹈課,瑜珈課程),就算不具學生身份,上起來也還蠻划算的。

另外,什麼稀奇古怪的體育課程都有:古典的有如騎馬(Reiten),擊劍(Fechten),異國情調的有如非洲舞蹈,或是氣功...我一直弄不懂的是,橋牌和西洋棋也列在體育課項目裡哩!

這學期我除了繼續上HipHop和爵士,我也決定重拾起我的桌球拍。

我開始學打乒乓球是多年前大三下的事。當時覺得有必要培養一項自我的『人生運動』,希望可以玩一輩子的運動。左挑又選的,當時考慮了乒乓球和羽球。

我之於球類運動有一個怪癖,就是不喜歡玩球比我的手還大的球,像是籃球,排球,常常聽到很多玩的人動不動就得去找跌打損傷的師傅...這樣的球類運動玩起來,總讓我老是有倍受威脅之感:到底是我打球,還是球打我?

當年用的桌球拍帶來德國後,這幾年來從沒被派上用場過,因為多年前結下的心理障礙...從大三下到畢業,我除了每週的體育課選了桌球來修(大三大四可以選自己想修的運動類別),我還參加了桌球社。

有一次桌球社出去打比賽,打到後來因為知道拿不到獎盃了,就要我也下去打,說是練比賽經驗。當時連切球(改變球的旋轉方向)都不行的我,就這樣被對手用切球方式的開球,把我打的落荒而逃!自此,我就認定學不會切球的話,那乒乓球也就可以不用打了,乒乓球拍對我而言變得好像有千萬斤重似的....

當年我學打乒乓球時學的是所謂的直版(Pen Holder),也就是下圖裡下方那支球拍。手握方式類似握筆桿,球拍只有一面有橡皮面。相對地,下圖上方那支是所謂的刀版(Shake Hand),球拍的雙面都可以用。




反手(Rückhand)。以前在台灣先學這個姿勢,一整個學期就只有練這個,老師說因為這是基本工。學期快結束時才稍稍練了正手。


正手(Vorhand)現在在德國則是先學這個姿勢,每次一開始先打這個暖身十來分,之後各式輪番上陣!反手反而比較難,後學。



由此可見~東西方教學差異啊!

第一次上課,當我打開我的球袋,揮起我的球拍時,當場成了外星人。整整十來桌的場地裡,少說也有二十多個人吧!沒有人看過這種直版拍,加上第二堂課的人...老師說他在二十年前教過一個博士生用這拍...加上我的亞洲面孔(刻板印象,好像亞洲人桌球都打的不錯...),一開始大家以為我有多厲害!誤會真大!!

一直到第三週,大家有點熟後,總有幾個人要來看看我的外星人球拍。


第一次上課後,老師還是建議我去買刀版拍。他說是這才趨勢,還有兩面可用的拍打起來效率較高,防禦效果也比較好。

正手


反手。要注意固定食指的位置,很多人打起球來後,食指也跟著亂跑(Wanderfinger)。



這裡的桌球課並不將切球(Schupfen)歸在第二學期後才學。當老師下令練這個姿勢時我臉都綠了,很對不起我的球伴...有時我的切球發球發了五次都發不過網,一次一次,越來越慌,最後自己在球桌上先崩潰,那場慘不忍睹的球賽記憶又回來...

老師只說要我對自己有多點的耐心(Du musst mehr Geduld mit dir haben!)真是一語道破...房東海諾也常常跟我說同一句話。一個人的行為特質其實在桌球桌上的是表露無遺...

那時我還處於畢業第一役的狀況,每週去打球除了宣洩心中怨氣,原來我恨不得一步登天馬上畢業的心情也全洩到球桌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d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